将高校的“奇葩”选修课办成“精品课”(咖啡文化选修课)

刘天放 日前,黑龙江大学一门咖啡选修课上,朱老师现场展示白兰地与咖啡的融合,引得学生“哇”声一片。朱老师是学校的外聘教师,上咖啡文化课的材料都是他自费为学生购买的。 事实上,黑龙江大学这门“咖啡课”已开设了十年,每学期招收60名本科生,共18个课时。开设之初为线下报名、不计学分,结业后颁发证书。课堂上,老师教学生制作并品尝咖啡,学生还可以学习咖啡拉花等专业技巧。由于这门课报名人数太多,有学生选了四年都没有选上。 近年来,恋爱课、生死课、减肥课等“奇葩”选修课在不少高校频现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比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从2016年起就开设了“种田课”,要求每位在校生必须在农场修满40个学时、总计两个
将高校的“奇葩”选修课办成“精品课”(咖啡文化选修课)

东林的咖啡课“开抢即秒没”!每一杯,都是DIY一次心灵的旅程(咖啡文化概述总结)

在东北林业大学,每一节选修课都是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,在扩宽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无限潜能。记者采访中获悉,有一门课带领大家走入咖啡的世界,而且还能制作属于自己的咖啡!“开抢即秒没”,这节选修课到底有何魅力?今天,记者带您走进林学院周博如老师的《咖啡文化与品鉴》课一探究竟! 25%的实践带来100%的乐趣 这便是咖啡课独特的魅力 讲这节选修课的周老师主讲森林病理学、普通植物病理学。咖啡文化与品鉴是公选课,面对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,学分是1学分。“我从事的是森林病理学的研究,开设咖啡文化与品鉴课程最初的原因是自己喜欢咖啡,2009年在美国留学期间,在一次旅游途中,一个酒店老板娘请我喝了一杯
东林的咖啡课“开抢即秒没”!每一杯,都是DIY一次心灵的旅程(咖啡文化概述总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