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店人力成本控制技巧
- 咖啡品牌
- 4小时前
- 106热度
- 0评论
咖啡店人力成本控制技巧——从“人少活多”到“高效运转”的经营智慧
“你是不是也头疼,咖啡店人力成本太高,利润都被员工工资吃掉了?有人开了家咖啡店,招了3个全职员工,结果每天营业额就那么点,工资一发,所剩无几;有人却只用1个全职+2个兼职,就把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,人力成本省了一半;还有人盲目追求‘少用人’,结果员工忙得脚不沾地,顾客体验极差,回头客越来越少;有人却通过巧妙排班和任务分配,让每个员工都发挥最大价值,既控制了成本又保证了服务质量!更扎心的是,有人觉得‘人多好办事’,结果店铺里人浮于事,效率低下;有人却用‘一人多岗’的模式,让员工在不同时间段灵活切换角色,节省了大量人力开支!别慌!今天咱们就来唠唠 咖啡店人力成本控制技巧 ,从‘人力成本的底层逻辑’到‘不同规模店铺的用人方案’,再到‘提高人效的实操秘诀’,保证你学完这篇,不仅能搞懂‘为啥有的咖啡店人力成本低还能赚钱’,还能根据自己的店铺定位和客流量,设计出 ‘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证服务’的高效用人方案’——毕竟,人力成本是咖啡店的‘第二大开支’(仅次于原材料),管好了能让你的利润翻倍!**”
开篇暴击:人力成本高,到底是“员工太多”还是“安排不合理”?
先问个扎心问题:你觉得咖啡店人力成本高,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?是“员工工资太高”?是“招的人太多”?还是“人没用在刀刃上”?有没有发现,有人开咖啡店时,把人力成本高归咎于“员工要价高”——觉得现在招个咖啡师至少得5000元/月,兼职也要20元/小时,根本负担不起;有人却仔细算过账——同样5000元/月的工资,如果招一个全能型咖啡师,能同时负责做咖啡、收银和简单清洁,比招两个只会单一技能的员工更划算;还有人盲目追求“服务周到”,每个时间段都安排满员工(比如上午10点就坐了3个员工,结果一整天都没几个客人),结果人力浪费严重;有人却通过“精准排班+一人多岗”,让员工在忙的时候多干活,闲的时候少用人,成本降了服务还没打折!更奇怪的是,有人觉得“少用人就能省成本”,结果员工累得辞职,店铺运营不稳定;有人却用“合理激励+任务分配”,让员工主动提高效率,既省了钱又留住了人!
真实案例对比
- 案例1(人多低效翻车) :上海的一家商场咖啡店,面积不大(30平米),老板为了“服务周到”,每天安排2个全职咖啡师(共8000元/月)+1个全职收银员(4000元/月)+2个兼职清洁(共1600元/月),结果每天营业额就3000元左右,人力成本占了近50%,老板吐槽“工资发完就没钱赚了”。
- 案例2(精准用人成功) :成都的一家社区咖啡店,面积40平米,老板只招了1个全职咖啡师(5000元/月,会做咖啡、收银和基础清洁)+2个兼职学生(周末和节假日上班,15元/小时,主要负责点单和简单清洁),平时上午和下午低峰期只留1个兼职,结果每天营业额2500元左右,人力成本控制在25%以内,老板直呼“省下来的钱都是利润”。
- 案例3(一人多岗高效) :广州的一家胡同咖啡店,老板让咖啡师在忙的时候做咖啡+收银,在闲的时候帮忙擦桌子+整理货架;让兼职员工在上午做清洁+准备物料,下午高峰期帮忙点单+送咖啡,通过“一人多岗”的灵活安排,只用了2个全职+1个兼职(共9000元/月),就支撑了每天4000元左右的营业额,人力成本占比仅22%,比同行低15%。
数据说话
✔ 《2024中国咖啡店经营调研》显示,人力成本占咖啡店总成本的15% - 30%为合理区间 ,超过30%就会挤压利润空间;
✔ 行业经验表明,通过合理排班和一人多岗安排,咖啡店的人力成本可降低10% - 20% (不影响服务质量);
✔ 最真实的创业者反馈:“人力成本控制不是‘少用人’,而是‘让每个人干最该干的事,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岗位’——比如高峰期多安排人,低峰期少用人,员工技能多面手化。”
总结
咖啡店人力成本控制的核心 不是“裁员降薪” ,而是 “根据店铺客流量和业务需求,合理安排员工数量、技能组合和工作时间,让每个人的价值最大化” ——你得先搞清楚“你的店铺什么时候忙、需要哪些技能的员工”,再针对性地设计“灵活用工方案”,最后通过提高人效(比如优化流程、激励员工)进一步降低成本。接下来,咱们就拆解人力成本控制的关键要点!
一、人力成本的底层逻辑:钱都花在哪儿了?
1. 主要成本构成
- 基本工资 :全职员工的固定月薪(比如咖啡师4000 - 6000元/月,收银员3500 - 5000元/月)。
- 兼职费用 :兼职员工的时薪(比如学生兼职15 - 25元/小时,社会兼职20 - 30元/小时)。
- 社保福利 :全职员工的五险一金(约占工资的30% - 40%)、带薪休假、节日福利等。
- 培训成本 :新员工入职培训、技能提升培训的费用和时间成本。
2. 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
- 客流量波动 :咖啡店的生意有明显的高峰期(比如周末、节假日、上午/下午茶时间)和低峰期(比如工作日中午、晚上9点后),如果按照高峰期配置人员,低峰期就会闲置;反之则忙不过来。
- 员工技能单一性 :如果咖啡师只会做咖啡,收银员只会收钱,清洁工只会打扫,那么每个岗位都需要专人负责,人力成本自然高;但如果员工能“一人多岗”(比如咖啡师会收银,兼职会做简单清洁),就能节省人力。
- 排班合理性 :排班不合理(比如上午安排太多人,下午人又不够)会导致部分时间段人浮于事,部分时间段忙不过来,既浪费人力又影响顾客体验。
个人观点 :人力成本就像“水流”,得根据“农田的需水量”(店铺客流量)来调节“水龙头”(员工数量和工作时间)——该多的时候不少,该少的时候不多,才能既浇好地(服务好顾客)又省水(控制成本)。
二、不同规模店铺的用人方案(直接抄作业!)
1. 小型社区咖啡店(30 - 50平米,日营业额2000 - 4000元)
- 核心需求 :客流量相对稳定但量不大,主要服务周边居民,需要兼顾基础服务(做咖啡、收银、简单清洁)。
- 推荐方案 :
✔ 1个全职咖啡师 (5000 - 6000元/月):要求会做咖啡、收银、基础清洁和物料准备,能独立支撑日常运营;
✔ 1 - 2个兼职员工 (周末/节假日上班,15 - 20元/小时):主要负责点单、送咖啡和简单清洁,忙时帮忙,闲时不用来;
✔ 老板/合伙人参与 :非高峰期(比如工作日上午)老板自己收银或做咖啡,减少兼职成本。
2. 中型商圈咖啡店(50 - 100平米,日营业额4000 - 8000元)
- 核心需求 :客流量有明显高峰期(周末、节假日、上下班时间),需要高效服务(快速做咖啡、收银、清洁)和一定的顾客体验(比如引导就座、解答咨询)。
- 推荐方案 :
✔ 2个全职员工 (1个咖啡师+1个收银/服务):咖啡师负责做咖啡和基础物料准备(5000 - 6000元/月),收银/服务员工负责收银、点单、简单清洁和顾客引导(4500 - 5500元/月);
✔ 2 - 3个兼职员工 (高峰期上班,18 - 25元/小时):主要负责高峰期的点单、送咖啡和清洁,比如周末下午和晚上;
✔ 灵活排班 :根据客流量调整兼职人数(比如周末下午安排3个兼职,工作日只安排1个)。
3. 大型精品咖啡店(100平米以上,日营业额8000元以上)
- 核心需求 :客流量大且对服务要求高(比如专业咖啡咨询、个性化定制),需要分工明确(咖啡师、收银员、清洁工、顾客服务专员)。
- 推荐方案 :
✔ 3 - 4个全职员工 (咖啡师2名、收银/服务1名、清洁/物料1名):咖啡师专注做咖啡(5500 - 7000元/月),收银/服务员工负责收银和顾客体验(5000 - 6000元/月),清洁/物料员工负责卫生和物料管理(4000 - 5000元/月);
✔ 3 - 5个兼职员工 (高峰期补充人力,20 - 30元/小时):主要负责高峰期的点单、送咖啡和协助服务;
✔ 专业培训 :对全职员工进行技能深化培训(比如拉花、咖啡品鉴),提高人效和服务质量。
个人观点 :店铺规模不同,用人需求也不同——小型店“一人多岗”更划算,中型店“分工+兼职灵活调整”更高效,大型店“专业分工+培训”更能保证服务质量。
三、提高人效的实操秘诀(让员工干得更多、成本更低)
1. 优化排班,按需用人
- 核心方法 :根据客流量数据(比如用收银系统统计每天不同时段的订单量)安排员工上班时间,高峰期多派人,低峰期少派人。
- 具体操作 :
✔ 工作日低峰期(比如上午10点前、下午3点 - 5点):只留1个全职或1个兼职;
✔ 高峰期(比如周末下午2点 - 6点、节假日全天):增加兼职员工,或者让全职员工加班(给加班费激励);
✔ 提前一周排班表,和员工沟通好,避免临时变动影响积极性。
2. 一人多岗,技能升级
- 核心方法 :培训员工掌握多个岗位技能(比如咖啡师学收银,收银员学做简单咖啡,兼职学清洁),让一个人能在不同时间段切换角色。
- 具体操作 :
✔ 新员工入职时,除了培训本职技能,额外教1 - 2项关联技能(比如咖啡师学收银系统操作);
✔ 定期组织“技能分享会”(比如让咖啡师教收银员拉花,收银员教咖啡师快速结账),提升团队整体能力;
✔ 给掌握多技能的员工适当加薪(比如每月多200 - 500元),激励员工主动学习。
3. 简化流程,减少无效工作
- 核心方法 :优化店内工作流程,去掉不必要的步骤(比如重复清洁、过度准备物料),让员工把时间花在“直接服务顾客”的事情上。
- 具体操作 :
✔ 物料准备:根据历史销量预测(比如周末拿铁卖得多,就提前多准备浓缩咖啡液),避免临时缺货或浪费;
✔ 清洁安排:集中在低峰期打扫(比如上午10点 - 11点、下午2点 - 3点),高峰期只做简单清理(比如擦桌子);
✔ 设备维护:定期检查咖啡机、磨豆机等设备(比如每周一次),避免高峰期出故障耽误时间。
4. 激励机制,提高积极性
- 核心方法 :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(比如奖金、提成、荣誉),让员工主动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,而不是靠“催”。
- 具体操作 :
✔ 设定“翻台奖励”(比如当天翻台率超过3次,全员每人加20元);
✔ 推出“顾客好评奖”(比如收到顾客五星好评,奖励员工10元);
✔ 定期评选“最佳员工”(比如月度服务之星,奖励200元或带薪休假1天)。
个人观点 :提高人效不是“让员工累死”,而是“让员工聪明地干活”——通过优化流程、技能升级和激励机制,让每个人都能在轻松的状态下创造更多价值。
总结:人力成本控制的核心是“精准匹配”
咖啡店人力成本控制的关键 不是“少用人” ,而是 “根据店铺实际情况,合理安排员工数量、技能和工作时间,通过优化流程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效,最终实现成本和服务质量的双赢” ——你得先搞清楚“你的店铺什么时候忙、需要哪些技能的员工”,再设计出“灵活用工方案”,最后通过提高人效进一步降低成本。
我的建议 :先从“精准排班”和“一人多岗”开始(简单易操作),再逐步优化流程和激励机制。记住,“最好的用人方案,是让员工觉得‘我的工作有价值,还能多赚钱’,同时让老板觉得‘钱花得值,生意越来越好’” !
最后问一句:你的咖啡店现在用了几个人?人力成本占营业额多少?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咱们一起讨论怎么把人力成本控制得又好又稳! 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