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店如何用副业增加收入

咖啡店如何用副业增加收入——从“只卖咖啡”到“多元赚钱”的经营破局

“你是不是也头疼,咖啡店光靠卖咖啡,收入总是上不去?有人开店后,每天守着几张桌子,等顾客来点一杯美式或拿铁,一个月忙到头,利润薄得像纸;有人却通过‘咖啡+副业’的组合,把店铺变成了‘赚钱小能手’——卖周边、搞活动、做外卖,甚至把闲置空间租出去,收入翻了好几倍;还有人只知道‘打折促销’,结果越卖越亏,顾客还觉得‘这家店是不是不行了’;有人却用一套‘副业组合拳’,在保证咖啡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,还能让顾客主动掏更多钱!更扎心的是,有人觉得‘副业就是不务正业’,开店就该老老实实卖咖啡;有人却把副业当成‘提升利润的关键战场’,通过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,让每一平米都创造价值!别慌!今天咱们就来唠唠 咖啡店如何用副业增加收入 ,从‘常见的副业类型’到‘不同场景的搭配技巧’,再到‘避免踩坑的注意事项’,保证你学完这篇,不仅能搞懂‘为啥有的咖啡店副业赚翻了,有的却白忙活’,还能根据自己的店铺定位,设计出 ‘既能提升利润又能让顾客满意’的副业方案’——毕竟,副业是咖啡店的‘利润放大器’,用好了,赚钱更轻松!**”


开篇暴击:副业不赚钱,到底是“没方向”还是“没做好”?

先问个扎心问题:你觉得咖啡店做副业,最难的是什么?是“不知道能做什么副业”?是“做了副业反而影响主业”?还是“副业收入太低,不值得投入”?有没有发现,有人开咖啡店时,对副业的认知特别模糊——“反正就是卖点周边,或者搞个会员活动”,结果副业做得不温不火,没赚到钱还分散了精力;有人却把副业当成“主业的延伸”,通过研究顾客的“潜在需求”(比如上班族需要提神、休闲顾客需要社交),设计出“咖啡+烘焙”“咖啡+书吧”“咖啡+活动”的组合,副业收入甚至超过了咖啡销售;还有人只知道“跟风做副业”(比如看到别人卖周边自己也卖,看到别人搞活动自己也搞),结果产品不符合顾客需求,钱没赚到还砸了口碑;有人却用“精准定位+差异化服务”的方法,让副业成为店铺的“特色标签”,吸引了一群忠实粉丝!更奇怪的是,有人觉得“副业就是‘不务正业’,开店就该专注咖啡”;有人却把“副业”当成“给顾客提供更多价值的机会”,通过满足不同需求,让顾客觉得“这家店不仅能喝咖啡,还能满足我的其他需求”,反而提升了主业的销量!

真实案例对比

  • 案例1(副业失败) :上海的一家社区咖啡店,老板看到别人卖咖啡杯赚钱,自己也进了一批普通杯子,定价和网上差不多(15 - 20元/个),结果顾客吐槽“这杯子网上更便宜,为啥要在你这儿买”,一个月只卖出去5个,还占用了货架空间,老板直呼“副业白折腾了”。
  • 案例2(副业成功) :成都的一家胡同咖啡店,老板发现周边有很多上班族,下午喜欢来店里聊天,于是把闲置的角落改成了“共享自习室”(按小时收费,每小时10元),还提供免费咖啡续杯(限副业区域)。结果一个月下来,自习室收入3000多元,比单纯卖咖啡还多,老板笑着说“副业才是隐藏的‘赚钱高手’”。
  • 案例3(副业增值) :广州的一家商圈咖啡店,主打“精品咖啡+手冲体验”,除了卖咖啡,还推出了“咖啡豆烘焙课程”(单次收费198元,教顾客自己烘焙咖啡豆),以及“周边产品”(定制咖啡杯、手冲器具,利润率高达60%)。结果副业收入占总营收的30%,还吸引了一批“咖啡爱好者”成为忠实顾客,主业销量也跟着涨了20%。

数据说话

✔ 《2024咖啡店副业调研》显示,有副业的咖啡店,平均月收入比纯卖咖啡的店高20% - 50%,其中周边产品销售占比最高(约40%),活动服务类(如自习室、课程)占30%,外卖和配送占20%
✔ 行业经验表明,选择与主业相关的副业(比如咖啡+烘焙、咖啡+书吧),顾客接受度更高,复购率比无关副业高30% - 50%
✔ 最真实的创业者反馈:“副业不是‘不务正业’,而是‘给顾客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’——你解决的问题越多,顾客越愿意为你的店铺买单。”

总结

咖啡店用副业增加收入的核心 不是“盲目跟风做副业” ,而是 “通过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,设计出与主业相关、有差异化优势的副业,让每一平米都创造价值” ——你得先搞清楚“顾客除了喝咖啡,还需要什么”(提神、社交、学习、购物),再针对性地采取“周边销售+活动服务+空间利用”的措施。接下来,咱们就拆解咖啡店做副业的实用方法!


一、常见的副业类型——总有一种适合你的店铺

1. 周边产品销售:让顾客“把咖啡带回家”

  • 核心产品 :定制咖啡杯(印有店铺logo或顾客名字)、挂耳咖啡(方便顾客在家冲泡)、咖啡豆(不同产地和烘焙度)、咖啡勺/搅拌棒等小工具。
  • 优势 :利润率高达50% - 70%(比如一杯咖啡成本3元,卖15元,利润12元;一个定制咖啡杯成本5元,卖20元,利润15元),且能提升品牌曝光(顾客用杯子喝水,等于免费打广告)。
  • 适合场景 :社区店(周边居民有长期需求)、精品店(注重品质的顾客愿意为定制产品买单)。

2. 活动与服务:把店铺变成“社交空间”

  • 咖啡课程 :手冲咖啡教学(单次收费98 - 198元)、拉花体验课(适合亲子或情侣)、咖啡品鉴会(邀请专业人士分享)。
  • 共享空间 :自习室(按小时收费10 - 20元,适合学生和上班族)、读书角(提供免费书籍,搭配咖啡消费)、小型活动场地(出租给社群办聚会,日租200 - 500元)。
  • 优势 :满足顾客的社交和学习需求,增加顾客粘性(比如上过咖啡课的顾客会更常来买豆子),且收入来源多元化。

3. 外卖与配送:扩大客源范围

  • 合作平台 :入驻美团、饿了么等外卖平台,推出“咖啡+轻食”套餐(比如拿铁+三明治,原价35元,套餐价28元),吸引周边3 - 5公里的顾客。
  • 自配送 :针对写字楼或小区,提供“咖啡外送”服务(满30元免费送,不满收3元配送费),用微信小程序接单,减少平台抽成(平台抽成约15% - 25%)。
  • 优势 :突破店铺地理位置限制,增加销量(外卖订单占比可达30% - 50%),适合商圈店或社区店。

4. 空间租赁:让闲置区域“生金”

  • 闲置角落 :把不常用的空间改成“迷你展厅”(出租给艺术家展示作品,按天收费)、“宠物休息区”(为带宠物的顾客提供专属区域,收费5 - 10元/小时)。
  • 设备租赁咖啡机租赁(针对小型活动或办公室,日租100 - 200元)、桌椅租赁(适合户外摆摊或临时活动)。
  • 优势 :利用闲置资源创造额外收入(比如一个5㎡的闲置角落,改成自习室每月能多赚1000 - 2000元)。

个人观点 :副业就像“咖啡店的‘附加技能’”——你擅长什么,顾客需要什么,就把这两者结合起来,就能找到赚钱的机会!


二、不同类型咖啡店的副业搭配技巧——选对路才能赚到钱

1. 社区咖啡店:主打“便民+高频”

  • 推荐副业 :周边产品销售(定制咖啡杯、挂耳咖啡)+ 共享空间(自习室、读书角)。
  • 原因 :周边居民有长期需求(比如上班族需要提神咖啡,学生需要学习空间),且复购率高(每周可能来买一次咖啡豆或杯子)。
  • 案例 :北京某社区咖啡店,推出“社区会员卡”(充值200元送一个定制咖啡杯),同时把角落改成自习室(每小时8元),月副业收入达到3000元。

2. 商圈咖啡店:主打“便捷+体验”

  • 推荐副业 :外卖与配送(“咖啡+轻食”套餐)+ 咖啡课程(手冲体验课)。
  • 原因 :上班族和游客需要快速获取咖啡(外卖能节省时间),且愿意为“体验感”付费(比如学手冲咖啡)。
  • 案例 :上海某商圈咖啡店,和周边写字楼合作推出“晨间咖啡套餐”(外卖配送,满30元送小饼干),同时每周六举办手冲课程(单次收费128元),月副业收入超5000元。

3. 精品/网红咖啡店:主打“特色+高附加值”

  • 推荐副业 :周边产品销售(限量版咖啡豆、设计师联名杯)+ 活动服务(咖啡品鉴会、小型展览)。
  • 原因 :注重品质和体验的顾客愿意为“独特性”买单(比如收藏限量版咖啡豆,或参加高端品鉴会)。
  • 案例 :广州某网红咖啡店,推出“艺术家联名咖啡杯”(售价88元,成本20元),同时每月举办一次咖啡豆原产地分享会(门票38元),副业收入占总营收的40%。

个人观点 :不同类型的咖啡店,副业搭配就像“不同的菜谱”——社区店要“便民高频”,商圈店要“便捷体验”,精品店要“特色高附加值”。选对搭配,才能让副业赚钱更轻松!


三、避免踩坑的注意事项——别让副业变成“负担”

1. 不要盲目跟风:先调研再行动

  • 错误做法 :看到别人卖周边赚钱,自己也进一批普通杯子,结果顾客觉得“没特色,不如网上买”。
  • 正确做法 :先调研顾客需求(比如问卷调查、和老顾客聊天),再选择差异化产品(比如定制logo杯、本地特色挂耳咖啡)。

2. 不要影响主业:副业是“补充”不是“替代”

  • 错误做法 :为了做副业(比如搞活动),把咖啡区缩小一半,结果主业销量下降,顾客抱怨“没地方坐了”。
  • 正确做法 :合理规划空间(比如用闲置角落做副业),保证主业的服务质量(咖啡出品、出餐速度不受影响)。

3. 不要忽视成本:算清“投入产出比”

  • 错误做法 :花高价进了一批周边产品(比如定制咖啡机模型,成本50元/个),结果定价60元/个,顾客觉得“太贵,不划算”,最后积压库存。
  • 正确做法 :控制成本(比如找本地供应商合作,降低运输费),定价合理(保证利润率30% - 50%,同时顾客觉得“值”)。

个人观点 :副业不是“救命稻草”,而是“锦上添花”——只有在不影响主业的前提下,精准满足顾客需求,才能真正赚到钱!


总结:副业的核心是“需求匹配+精准运营”

咖啡店用副业增加收入的关键 不是“做越多副业越好” ,而是 “通过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,选择与主业相关、有差异化优势的副业,并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” ——你得先搞清楚“顾客除了喝咖啡,还需要什么”(提神、社交、学习、购物),再针对性地采取“周边销售+活动服务+空间利用”的措施。

我的建议 :先从“低成本、高需求的副业”开始(比如周边产品销售、外卖套餐),再逐步尝试“高附加值的副业”(比如咖啡课程、小型展览)。记住,“最好的副业,是让顾客觉得‘这家店不仅能喝咖啡,还能满足我的其他需求’,然后主动多花钱”

最后问一句:你的咖啡店现在有做副业吗?哪种副业最受欢迎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咱们一起讨论怎么用副业让店铺更赚钱! ☕